清華大學曾文軒:三載一中跋涉路,一生永感母校恩

大眾網記者 張順 濰坊報道

清華大學曾文軒:三載一中跋涉路,一生永感母校恩

終於,來到了清華園。初入這偌大的校園,我一時感到迷茫,一切都是陌生的,一切都要從頭開始熟悉。不由地,我就懷念起了那簡單、單純、充滿了明確方向感和無盡動力的高中生活,懷念起了那普普通通卻又絕不平凡的臨朐一中——我難忘的母校。

仍記得三年前,懵懂的我第一次踏進一中氣派的校門,滿懷著忐忑,滿懷著不安。三年間,我從這校門走進又走出,一千餘天的光陰就在這一遍遍的重複中逝去;三年後,高考結束,我再次走出一中的校門,那一瞬間,胸中突然湧上了無數的不捨、無數的留戀。那一個個為我們而費盡心血的身影,一張張再熟悉不過的同學的面孔,一間間早早亮起燈的教室,一道道早已吃膩了的飯菜……一切的一切,在這一刻突然都顯得如此珍貴。三年裡,隨著校門由陌生,到熟悉,再到親切,我對美麗的一中校園和敬業、可愛、無畏、溫暖的一中人的感情愈加深厚,對指引我成長的母校充滿了感激。

致敬敬業的一中人。三年裡,張兆偉校長、陳百鵬校長、王鵬主任總是盡最大努力為我們爭取充足的學習時間、優質的學習資源;丁國慶老師事無鉅細地管理著班級事務,為我們營造最好的學習環境;陳國波老師以極為嚴謹認真的態度,給予我們化學學習上最詳盡的幫助;王豔玲老師三年如一日督促我練字、做題,詳詳細細地為我們批改作文,在全班陽過後冒著被傳染的風險第一時間返校為我們上課;趙雪菲老師總是親手製作一張張精美的PPT,給予我們最好的上課體驗;辛舉玲老師每一次都不厭其煩地解答我們如同潮水一般的問題;李培玲老師不斷鞭策我們,剛柔並濟,激發我們的學習潛力;張培欣老師總會不厭其煩地為不開竅的我講解那一道道歷史選擇題,定期找我談心,給予我心理上的支援……老師們用他們的敬業,為我們鋪就了通往高考的坦途。

致敬可愛的一中人。王鵬主任的笑容總是如此治癒,丁國慶老師大笑時的神態也被我們津津樂道,陳國波老師的“俄羅斯壯漢”“Are you understand?”、陳洪明老師的“物理人風範”等等名梗總會引起同學們的會心一笑……奮鬥路上,正是有這樣一批可愛、風趣的老師,我們才得以勞逸結合,用更高的學習效率迎接充滿挑戰的高中生活。

致敬無畏的一中人。2022年,兩次封校,學校領導和老師衝在了最前面。為保障我們最大限度減少與外界接觸而殫精竭慮的校領導,深夜凜冽寒風中值守校園的值班老師,與我們吃住在一起、在我們全都陽過之後儘可能第一時間趕回來復課的任課老師……無畏的一中人不懼病毒,堅決抗爭,為我們築起了與病毒之間的長城,一路守護著我們專心備考。

致敬溫暖的一中人。記憶中讓我心頭一暖的事情實在太多太多:高考前一個月,張兆偉校長多次來到教室,給予我們極大的鼓勵;高考前一週,陳校長、王主任先後找我談心,耐心傾聽我的焦慮,鼓勵我放下包袱,輕鬆應考。談心最後陳校長與我擊掌,掌心相接,我感受到了堅定的力量;王主任贈給我一支鋼筆,並給予了我一生難忘的一番叮囑;丁國慶老師總會用他獨特的那份幽默感使我們緊張之餘開懷一笑;趙雪菲老師在封校期間給我們抽獎發零食鼓舞士氣,高考前給每位同學認真書寫明信片;李培玲老師在我數學低谷時和我耐心談心,給予我指導,重振我的信心;張培欣老師一直以來給我最大的信任,讓我增添了無形的動力;辛舉玲老師給我們發糖,高考前在答題卡上給我們寫衷心的祝福……高中並不只有緊張的學習,更有無數流淌入我心中的溫暖。

這就是一中人!為了肩負的教育使命,一群人團結一心,眾志成城,為了學生的未來,在一個小縣城中創造出不凡的高考神話。一中人的品格早已在潛移默化中給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,成為母校贈予我的一份珍貴的禮物。我定會牢記石榴精神、繡花精神、挑山工精神,不負母校的期望,用最好的表現表達對母校的感恩,以期實現那句莊重的誓言:明天,臨朐一中以我為榮!

版權宣告:本文源自 網路, 於,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,共 1549 字。

轉載請註明: 清華大學曾文軒:三載一中跋涉路,一生永感母校恩 - 楠木軒